Day4:福容飯店早餐很不錯,種類非常豐富,終於有五星飯店的感覺了
甚至還有提供花蓮公正街包子,媽媽很愛
兩隻吃完飯又去玩動力沙,我在房間休息,退房後直奔位於貢寮的馬崗潮間帶
馬崗潮間帶長寬各約百餘公尺,是臺灣海岸生長最多綠藻處,海蝕平臺表面相當平坦,也有許多小型的潮池和潮溝,適合民眾以步行的方式觀察生態。春季時,海蝕平臺生長許多綠油油的石蓴與綠色藻類,猶如舖上了一層天然的綠地毯,在潮池裡或石塊下,還可以看到許多海葵、蜑螺、鐘螺、珠螺、海兔、寄居蟹和螃蟹,低潮帶附近則有許多小杉苔、珊瑚藻、海葵、藤壺和海鞘生長,是一個適合生態旅遊的景點。 by新北觀光旅遊網
水質非常乾淨,生態豐富
可惜我們不是春天來訪,無緣看到綠色地毯
我們看到很多小魚、寄居蟹和陽隧足
兩隻不知道在找什麼
今天真的是很熱很曬,記得來這裡要自己帶水來洗手腳
影片:
哲哲玩很久才突然大哭,大概是害怕病又發作...完全不懂他的哭點
哲哲開始臉臭,我們趕緊離開
潮間帶往上開還有一個景點:三貂角燈塔
三貂角為典型頂層外有環繞陽台之燈塔造型,為臺灣最東邊之燈塔,有「臺灣的眼睛之稱」(不是民視嗎?)
哲哲故意不轉過來,叫我拍他屁股
原來這是個球型的雷達站,我還以為是天文台之類觀星用的
涼亭前面可愛的羊
希臘風涼亭,從這裡往下可以看到馬崗漁村和剛剛的潮間帶
羊肉麵和飲料很淡不推
吃飽喝足來到今天最後一個景點:蘭陽博物館
很久以前有帶晴晴來過這裡,那時她還是小寶寶,遊記點此:沒有溫泉的礁溪之旅
這次是專門為了新設立的兒童考古廳而來
我一入館就趕緊去抽號碼牌,兒童考古廳一天共有六場次,時間45分鐘,每場50人
我們很幸運剛好來得及參加3:30最後一場,門票50元,哲未滿六歲不用錢
考古廳入口,入場需戴口罩著襪子
工作人員説明如何挖掘古物
一人拿一籃挖掘工具準備開挖
晴晴挖到的陶碗碎片
搭配學習單回答問題,對照旁邊的古物展示,看它們是屬於什麼時代的?在哪裡找到的?是什麼用途的文物?
比起一般的單純展示,這裡更能引發小孩的興趣,晴晴前前後後挖了很多東西,很認真的回答問題
整個空間有130坪,環境明亮乾淨重點是有冷氣!
後方是「淇武蘭」的傳統家屋
地板下是考古現場模型,晴晴在查學期單上的問題,可惜時間不夠
蘭陽博物館外面很好拍
傍晚時分天氣沒那麼熱了
晴晴説這裡很好玩,哲哲以為他只是來挖沙的
今晚住在壯圍的民宿